選擇權是什麼?權利金/保證金/手續費成本/投資優勢與風險介紹
什麼是選擇權,到底是要選擇什麼東西?首先選擇權的交易邏輯是買賣雙方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以一定的履約價、一定的交易量來買賣商品的「合約」,感覺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買賣合約對吧,但選擇權特別的地方在於選擇權的買方擁有選擇是否履約的「權利」,如果選擇履約,買賣雙方就按照合約內容交易,如果選擇不履約則買賣雙方就完全不需要再進行任何交易,所以簡單來講,選擇權交易就是在市場上買賣「選擇的權利」。 選擇權是什麼基本介紹 選擇權可以分成兩種,分別是買權及賣權,買權簡單來說就是在未來有「買進」標的商品的權利,舉例來說假設我今天買進台積電買權,便代表我未來有權利以特定履約價買進台積電股票,賣權反之,代表的是在未來有「賣出」台積電股票的權利。 選擇權依照交易方式也可以分為兩種,分為選擇權買方及選擇權賣方,舉例來說你可以選擇「買進」買權/賣權或「賣出」買權/賣權。 什麼時候會有買進買權或賣權的需求呢? 買進買權可以讓投資人以事前約定好的履約價買進某個標的商品,所以通常會在看好標的物價格未來會「上漲」時買進買權,這樣就可以在未來以較低的「履約價」撿到便宜並從中賺價差;賣權則相反,通常會在看好標的物價格未來會「下跌」時買進賣權,這樣就可以在未來以較高的「履約價」賣出商品從中賺取價差。 什麼時候會有賣出買權或賣權的需求呢? 賣出買權/賣權給買方可以獲得一筆權利金,所以在交易買賣權時的邏輯會跟買方剛好相反,大家要特別注意,以賣出買權為例,前面提到當標的物價格上漲時對選擇權買方有利,所以站在賣方立場,通常會在看好標的物價格未來會「下跌」時賣出買權,如果最後標的物真的下跌,那麼買權買方就會因為不想用較高的履約價買進標的物所以會放棄履約,而此時賣方就可以爽賺權利金。 雖然說賣方可以賺權利金,但是Jerry非常非常不建議一般投資人當選擇權賣方,選擇權賣方有一句話是風險無限,獲利有限,雖然賣方可能90%的時間都能賺權利金,但是只要發生一次黑天鵝是件,可能會把過去所有賺的錢都賠回去,甚至賠到還不出來,過去新聞都有報導過類似事件,要當選擇權賣方的投資人必須謹慎思考。 買方 賣方 買權(Call) 買 Call : 看好標的商品會上漲 賣 Call: 看好標的商品會下跌 賣權(Put) 買 Put : 看好標的商品會下跌 賣 Put : 看好標的商品會上漲 選擇權權利金與保證金介紹 權利金就是選擇權的價格,買方以及賣方依據權利金價格來進行交易,選擇權買方可以透過支付權利金來獲取在未來擁有是否執行合約的「權利」,而選擇權賣方則有當買方決定履約時必須配合履約的「義務」,因此為了防止賣方違約賣方必須先支付保證金。 選擇權投資優勢特色與風險 選擇權優勢一:投資成本低 選擇權的交易成本低,以台指選擇權來說只需負擔0.2%的交易稅(買賣都收),相較股票0.3%的交易稅還來的低,手續費則是跟股票一樣可以跟券商或期貨商談,但總而言之也會比股票手續費低。 圖片來源:期交所 選擇權特色二:槓桿彈性大 以17450call為例,買17450 Call需要支付368點*50(元/點) = 18,400元。當指數在17450之上,等於操作17450點*50(元/點)=87.25萬的金融商品,槓桿換算下來高達17450*50/368*50=…